首页 > 中经智库 > 数字经济 > 正文

《报告》: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新华财经|2023年04月27日
阅读量:

在26日举办的空天信息产业峰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了《2023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链不断延伸、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新华财经合肥4月27日电(李连敏、丁正威、盛勤)在26日举办的以“协同共进 务实创新”为主题的空天信息产业峰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了《2023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链不断延伸、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空天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支撑产业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产业,更是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属于卫星应用、互联网的交叉融合领域,兼具航天、电信通讯、互联网三大行业属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空间事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国家层面陆续发布系列扶持政策。2022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中国航天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卫星公益服务和商业应用,加速航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空间应用产业发展,提升航天发展效益效能。

微信图片_20230426204854.jpg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合肥、成都、济南、杭州、深圳等地均在积极布局空天信息产业。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合肥市依托国内领先的航天装备工程技术基础,积极开展优质企业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空天信息产业体系。未来合肥市将坚持内培外引、重点突破、链条发展,以卫星研制为核心,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的卫星运营平台,充分挖掘空天信息应用场景,力争到“十四五”末全产业链总规模达1000亿元。

《报告》指出,由于我国空天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如除导航外,我国卫星应用发展仍在探索之中,国内鲜有成功的卫星应用案例;卫星的低成本制造、高容量一箭多星发射等技术仍有提升空间;空天信息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相互独立,且发展不均衡,产业生态系统尚不健全。

空天信息产业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涌现的前沿新兴产业形态,不仅可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还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报告》建议,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行业标准、培育产业生态等,加快推动空天信息产业良性发展,赋能传统产业、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杨阳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