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9月29日,第七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围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智库评价十年回顾与展望”这一主题开展交流研讨。
9月29日,第七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承办。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智库主管方、智库建设方代表及相关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参与本次论坛。论坛为期一天,围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智库评价十年回顾与展望”这一主题开展交流研讨。
第七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会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作主题演讲,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乐明主持。
王昌林强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探索走出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智库发展道路,作为智库发展“指挥棒”的智库评价也不断完善。智库建设与智库评价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久久为功,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战略全局,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统筹谋划,落实国家标准、凝聚评价共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
荆林波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经过筹备造势、建章立制和蓬勃生长、分类发展,已经迈入了统一认识、提质增效的崭新阶段。对比“十三五”时期的建设成效和“十四五”时期的新近动向,可以发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更加务实、更加创新、更加制度化的高质量发展趋势。在智库评价方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自主研创国家标准《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GB/T 40106-2021),努力构建以AMI评价模型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体系,推出了一系列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结果,持续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
论坛主旨发言第一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院长蒋颖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秘书处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冠梓,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先后发言。
张冠梓表示,智库工作对政策进行研究、对决策产生影响,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渠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近年来就提高智库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他强调,高质量完成智库研究成果,需做好“三个吃透”,即吃透中央精神、吃透学理、吃透民情。
刘尚希指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人才建设、品牌建设和数字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为目标,狠抓质量管理和机制创新。他强调,要通过加大研究选题的宏观指引、夯实鼓励创新的科研基础、提高上报信息的审核标准来狠抓上报信息质量,通过创新任务组织方式、创新正向激励机制来狠抓工作机制创新。
刘刚表示,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唯一的媒体型智库,新华社近年来努力探索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将智库报告、传播形态及新闻衍生产品统筹策划,形成可检验、易评估的策采编发链条。他强调,智库工作要着眼国传强化选题的针对性、尊重传播规律注重话语创新、建立交流平台拓展外宣渠道,为进一步做好智库对外话语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陆如泉强调,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唯一一家企业类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能源”和“企业”等领域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有着独特优势,并且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三位一体”智库治理体系,对于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他还进一步分享了对围绕“国之大者”“企之要情”建设中央企业新型智库的认识和体会。
论坛主旨发言第二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田丰主持。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院长黄平,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先后发言。
于运全指出,智库建设与国际传播相辅相成、同向同行。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要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新路径,以区域国别研究为基点,累积在地知识、提升在地能力,加强“知外”能力建设,深入实施“知识分享”,坚持“讲大局”“说清楚”“聚起来”“传得开”。
黄平结合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的实际工作,分享了对“智库走出去”等重要问题的经验与思考。他强调,智库建设及评价要以服务国家为使命,学术研究为基础,政策研究为目标,政策建言为成果,对外传播为任务。同时一定要求真务实,区别大中小、短中长,不断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用活各类人才、网络,既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也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还开展文明互鉴。
刘鸿武强调,智库合作在全球南方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应当努力实现学术研究的成果转换与价值链延伸。他分享了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国际传播与全球影响,并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平台建设的创新探索,进而对中外智库合作的普遍规律与经验教训进行了提炼阐释。
范钧指出,近年来,浙江省智库联盟建设坚持“大成集智”,汇聚智库研究资源,彰显浙江地方特色,加强智库与媒体联动,以重大问题和省级课题为牵引集聚一批紧密型研究队伍,推动智库研究由碎片化、零散化向协同化、模块化转变,在进一步支撑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实现社科赋能的同时也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协同建设、发挥合力作出了重要探索创新。
论坛下午为闭门研讨会。来自各系统、各地方的智库主管方、建设方代表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第三轮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的有关工作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的品牌会议,本届论坛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智库评价十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开展研讨,旨在增进智库内外交流合作、凝聚智库评价共识,继往开来、持之以恒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慕晗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