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东坡曰”文化思享会在三苏祠举行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东坡文化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来自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苏东坡飘逸旷达的人生和脍炙人口的名篇,同台论道,探讨交流。
12月11日下午,以“清风揽明月·宽窄寄平生”为主题的首届“东坡曰”文化思享会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举行,来自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同台论道、探讨交流,沿着苏东坡飘逸旷达的人生和脍炙人口的名篇,叩开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汲取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博大精深、经久不衰的东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活动分主题讲座、圆桌沙龙、自由分享等三个主要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陈才智首先作主题讲座,围绕“豁达人生宽窄间”分享研究“千古文人一东坡”的感悟和心得。
陈才智说,苏东坡从长江源头走出,经长江中游黄州(今黄冈),走到大海之南的儋州,以“身行万里半天下”的人生轨迹,践行印证了家国与江海的有机联系。“从家到国,从江到海,从窄向宽,苏东坡的一生熠熠生辉。”他认为苏东坡乐观豁达的态度与从白居易那里汲取精神养分有很大关系,因为白居易就是个乐天派。白居易在《小宅》中写到,“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陈才智说,从陶渊明到白居易再到苏东坡,代表中国文人心态的发展经历了由青春至壮而老成的三境界,这也是一个由窄走向宽的过程。
四川大学教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啸天在主题讲座中,结合新作《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美文大观》分享他眼中“不一样的苏东坡。”周啸天说,苏东坡是一个原则性很强、不肯偷合取容的人,是一个亲和力很强、富有情调的人,是一个天才、无所不通的人,是一个实干家、政绩卓著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他总是持审美观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事物保持浓厚兴趣,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修炼到宠辱不惊的境界。
活动设置“宽窄寄平生”主题沙龙讨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李明泉,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王兆鹏,四川师范大学三苏研究院副院长阮怡,成都明伦书院院长施文忠展开对话交流。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省作协会员、高级编辑、《苏母纪》作者奉友湘,《三苏学刊》主编刘刚也分享了各自眼中的苏东坡。
活动主办方之一、宽窄哲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苏东坡身处宽路时当作窄路走,陷入窄路时又作宽路行,正直豁达、智慧精微,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研究苏东坡文化,对于丰富宽窄哲学内涵和意蕴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宽窄哲学研究院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近年来推出《宽窄九章——写给大众的哲学》《宽窄哲学研究与辩证法》《宽窄论——人生启迪与智慧》《一窄九宽话中医》等专著和读物。在今年四川省国资委推选的“四川省国有企业十大文化品牌”中,四川中烟“宽窄文化”品牌名列其中。
编辑:徐丹宁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